透析病人應施打的疫苗有哪些?
透析病人最迫切應該施打的疫苗有三種,包括B型肝炎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
為什麼要施打疫苗
B 型肝炎疫苗:
台灣曾是B型肝炎極盛行區域,之前多由母親生產垂直感染,正因推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目前新發生率已大大降低。B型肝炎會經由血液傳染,血液透析病人有機會接觸血液製品,和環境中殘留的病毒,有較高的風險會與B型肝炎病毒接觸。
因此若無抗體的病患,應接受B型肝炎疫苗施打。施打的方式和正常人不同,一般正常人照 0、1、6 個月各施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即可達90% 的反應率,成功產生抗體。
但透析或末期腎病的病人若照0、1、6 個月各施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僅只有50-60%的反應率。這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反應率變差。
解決方式需改變處方,增加火力,包括頻次,增加為0、1、2、6個月,還有劑量,各施打雙倍B型肝炎疫苗,可使反應率增加至8成。而施打B型肝炎疫苗屬於選擇性增加保護力,目前需自費。
流行感冒疫苗:
每年 10 月開始,政府會開始讓民眾施打流行感冒疫苗。流感病毒會造成較多的失能和併發症。尤其透析病人在透析時會群聚,極容易交互傳染。越多人施打則病毒越無傳染媒介,較能減低大流行。而且因為鼓勵施打,通常是不需要費用或僅極低的診察費用。
肺炎鏈球菌是造成人體疾病的重要細菌,平時成人就有 5-10 %、孩童有 20-40% 的帶菌率,附著於鼻咽部位。一旦病毒感染或過敏造成黏膜屏障破損,則肺炎鏈球菌就會伺機侵入,造成鄰近的中耳炎、鼻竇炎,往下侵犯下呼吸道造成肺炎,侵入中樞造成腦膜炎等,尤其是當肺部、腦部成為和細菌廝殺的戰場,通常都會使人體陷入極大的危險。
目前常見可施打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為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PPSV23 ) 和 1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建議先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隔一年再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有加成效果,達成完整保護力
但透析或末期腎病的病人若照0、1、6 個月各施打一劑B型肝炎疫苗僅只有50-60%的反應率。這是因為免疫力下降,反應率變差。
解決方式需改變處方,增加火力,包括頻次,增加為0、1、2、6個月,還有劑量,各施打雙倍B型肝炎疫苗,可使反應率增加至8成。而施打B型肝炎疫苗屬於選擇性增加保護力,目前需自費。
流行感冒疫苗:
每年 10 月開始,政府會開始讓民眾施打流行感冒疫苗。流感病毒會造成較多的失能和併發症。尤其透析病人在透析時會群聚,極容易交互傳染。越多人施打則病毒越無傳染媒介,較能減低大流行。而且因為鼓勵施打,通常是不需要費用或僅極低的診察費用。
肺炎疫苗:
目前常見可施打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為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PPSV23 ) 和 1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建議先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隔一年再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有加成效果,達成完整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