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顯示具有 透析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透析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瘻管健康操,應該怎麼作 ?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2025 年 5 月 21 日更新 


因近期有護理師來訊,看了本篇衛教上臂瘻管運動的部分衛教病人後,有被提出一些疑慮,比如是否手肘彎曲會對新建立的瘻管不利,有無文獻根據等,之前在撰文的時候,有查詢到國外的一些衞教單張,當時未附上出處供閱文者參考,有造成困擾說聲抱歉。

因此再針對這個部分找一些相關資料來供參考。

第一個是刊登於  The Journal of Vascular Access 2024, Vol. 25(1) 318–322 的一個 exercise guide . 裏面的二頭肌彎舉即有詳細的描述,裏面掃描 QR code 有示範影片



第二個可以參考的是澳洲的 衞教單張 

第三個刊登於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2021, vol. 14, no. 2, 688–695 收案 60 個病人,分成運動組和控制組各 30 個病人,運動組執行較完善的運動計畫。在術後的第 4 週和 第 8 週評估瘻管的成熟度,裏面也有詳細描述在上臂的瘻管比較可以作的運動。

因此二頭肌彎舉 ( Biceps curl exercise ) 應該對上臂瘻管來說是一個促成熟較可行的運動。

另外,我們會教育透析腎友瘻管建立側不宜抬舉重物,原因應該在於怕瘻管接合處的撕裂。在
2019 年一篇研究,即實際比較僅握球和舉 6 磅 ( 相當於 2.7 kg ) 的啞鈴兩組病人,追蹤半年看有無血腫、產生血管瘤等併發症,發現並無差別。

因此若是已術後癒合良好的瘻管,像二頭肌彎舉等活動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至於可以進行運動的時機,若擔心如手術部位靠近肘部彎曲處,可以比較保守的等到術後 2 週傷口癒合再進行運動。

什麼是瘻管健康操 ?


瘻管健康操,或瘻管促成熟運動,是藉由上肢的特定運動方式來促進自體瘻管的成熟。






之前有介紹過「 透析通路有幾種 ? 病人最後悔選這種」  ,透析腎友使用的長期通路有自體瘻管、人工血管、外接導管 ( 中長期有隧道導管 ) 等。其中自體瘻管是將患者本身的靜脈接到動脈,引進動脈血流,使其膨大充盈、管壁增厚,能耐得住日後每週較頻繁的穿刺。一般約需 4-6 週的時間。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透析病人水分和乾體重的控制

作者: 王雅芳護理師 / 葉時孟醫師 (Shih-Meng Yeh,MD)

2024 年 8 月 30 日修改更新





透析間的增重,每次療程的斤斤計較


「阿慶,你這兩天是不是喝了什麼飲料或吃了什麼東西,怎麼會重了那麼多 ! 隔了兩天就重了 5 公斤 ! 」 在例行的巡診時,忍不住嘮叨了一下。

因為透析腎友大部分的人,腎臟失去了即時調節排出攝入水份的能力。因此在兩次透析療程間通常就會有可觀的增重,而其中一大部分會增加血液的容積在身體循環,較擔心的就是會超過心臟負荷,產生呼吸困難的情形。

阿慶是較年輕的透析腎友,這也是常見的情形,年輕的腎有普遍飲食較多樣,也比較不忌口,透析間的增重也較多。

「沒有特別吃什麼東西啊,就是天氣熱,會渴,有稍微多喝了一些水,有我也奇怪為什麼會重那麼多,是不是磅秤壞掉了。」阿慶無辜的說。

「他最近有吃洋芋片,還有在家裏有吃泡麵還有其他的 ...... 」隔壁床的阿滿姨冷冷的說。而阿慶擠眉弄眼示意她不要再繼續講下去。

「你怎麼知道 ? 」我反而有點訝異的問。

「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有遇到他太太,他太太講的,上個月磷也比較高,已經講過他了,但他還是不聽。」阿滿姨滿是訓誡的口吻。

「好吧,阿慶,阿滿姨講得沒錯,你踩雷了,洋芋片和泡麵對你們來說是 NG 食物,吃完會很渴,回頭我請護理師再跟你講一些抑制嘴饞的合適方法,不能離設定的乾體重越來越遠了喔 !」


何謂乾體重?


人體約有 70% 由水組成,而大部分都在細胞內。我們飲用的水分由腸胃吸收後,即到血液中循環。心臟打出血液供全身使用,而腎臟則負責調節身體水分 ( 主要是血量 ) 的穩定,即時將多餘的水分由尿液排出。

而透析腎友只能倚靠在 2 ~3 天間隔的透析療程中,將累積的增重水分移除。那這之間增加的水分跑去哪了? 答案是大部分仍在循環系統裏跑,多的就會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的空隙,慢慢形成水腫。一旦出現明顯水腫,其實意味者有 2.5 到 3 公升的水由循環系統滿出,滲出到組織間隙。 

乾體重即是透析後,理想上所有或幾乎過剩的體液全被移除的體重 ; 基本上應該沒有水腫。

臨床上,每位病患的乾體重大部分都是在嘗試錯誤中定下來的。客觀上我們會定期的藉由一些指標,來評估是否達到乾體重: 

 


身體檢查 


醫師會藉由胸部聽診呼吸有無水氣聲 (一般稱肺囉音),檢查四肢有無水腫等來評估是否身體的水分過多。

 


胸部 X  


看有無心胸比擴大的狀況,即比較心臟大小和整個胸廓的比例,正常應  < 50% ,若過大則極可能體液容積過多,或長期心臟本身的問題。少部分是拍攝時的技術和配合問題,如未吸飽氣和心臟外的週圍變異。

 
 

臨床症狀


乾體重於透析的病人是人為設定的,我們可在機器設定每次透析要移除多少水分,乾體重設定太高,透析結束時患者會仍停留在一個體液過多的狀態在循環。

這時血壓容易會高起來,心臟就像水袋被撐大,在兩次透析之間若又加上攝取過多的液體就有可能導致心臟負擔增加,來不及打出去,回積到肺部造成肺水腫、呼吸喘。還有前述的明顯可見,尤其在腳的水腫。
 
 


相反的,乾體重設定太低,透析療程後段病患常會發生低血壓的事件。超過濾至其乾燥體重以下的病患,經常在透析後感到不適、有一種筋疲力竭的感覺,頭暈、耳鳴及抽筋。

 


身體組成儀檢查


身體不同組織如: 精瘦組織 ( 肌肉等 )、脂肪組織 ( 脂肪等 ) 和 留滯水分對電流的阻抗 ( 傳導速度 ) 不同,稱為生物阻抗性 。 

利用不同頻率的電流通過身體再被接收,即可藉此分析出人體不同組織的比例組成,以提供判定水分過多的程度和提供營養狀況的客觀指標。

這是在身體檢查、胸部 X 光、臨床症狀等相等上不那麼敏感時近年來新發展的量測方法,診所有購置身體組成儀來輔助乾體重的判斷,能建議最適體重範圍以供參考。

 


控制水分和體重增重的秘訣


如何有效控制避免攝入過多的水分和增重呢 ? 這裏提供幾個方向的秘訣,即是監控水量、減少鹽分和壓制口渴。




監控水量 


要避免攝入過多水分的第一步,就是監控每日攝取的水量,有幾個重點可以遵循。

善用工具


光憑印象是不太準確的,可以用保特瓶容器裝好一天限制的量,或者目前手機也有飲水記錄的 app, 有記錄也比較容易追溯和實際的落差。

有水分過量疑慮的,通常建議一日飲水量不要超過 32 盎司 ( 約 900 cc ) ,可以裝在容器,分成  一天 3 次到 4 次供口渴時飲用。


個人化目標


一般建議每次透析所需移除的水分應 < 體重的 5% ,臨床上較不容易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舉例一個 60 公斤的腎友,兩次透析間的體重建議不要超過 60 x 5% = 3 公斤若是星期一、三、五 透析的病患,星期一到星期三僅隔 2 天,建議每天體重不要增加超過 1.5  公斤。而從星期五到下一個星期一總共要隔 3 天的時間,因此每天建議不要超過 1 公斤。

當然如果一次增加太多體重,如在每星期的第一天,可以討論不要該次完全洗乾,而是在後幾次再分次洗到乾體重。

勤量體重 


實際上每天飲食吃喝、大小號,最後加加減減的結果會反應在體重的增加上。勤量體重,就可以知道每日是否增重超標,也可以更合理的規劃後續日期的飲食。

減少鹽份


因為過量鹽分的攝取會讓身體產生強烈的口渴感,所以烹煮食物建議鹽料理每天鹽分  (包括味素及醬油的鹽含量攝取量大約 ~  公克之間。一公克鹽 =三公克味素 =  6cc 醬油 =  5cc 黑醋  =  12  cc  蕃茄醬,為增加食物之可口性及預防低鈉血症,不建議給無鹽飲食。

另外烹調時,可以使用適當適量的調味料如: 白糖、白醋、蔥、薑、蒜,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而有一些高鹽地雷是應該極力避免去觸踫的,如醃製食品、加工肉品、餅乾零食、泡麵罐頭、起司乳酪、運動飲料、火鍋湯頭、麵條吐司等。
 


 


像開頭腎友阿慶吃的洋芋片、泡麵都是高鹽食物,進食後會引起劇烈的口渴反應,就會忍不住攝取更多的水分。


壓制口渴反應


除了高鹽食物,唾液分泌減少、口乾的狀況也會引起較強的口渴反應。因此若能用對方法進一步壓制口渴的反應,也能減少水分的攝取和增重。

如咀嚼無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口含冰塊或冷凍葡萄,攝取的水量較少,冰涼感也可緩解口渴感覺。

另外,有糖尿病的腎友,血糖控制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血糖控制不穩定、血糖太高也會引發口渴反應,飲用更多的水。注意監控血糖,與醫師配合調整藥物讓血糖平穩,才不會處於口渴狀態。


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從腎臟三溫暖,到那些關於腎臟的偏方怪譚


作者: 葉時孟醫師

 


夜晚的訪客


剛開業不久時,一日夜間在診所看診,突然接到學弟的電話,說他教會有位教友是從國外嫁來台灣的,因為她的父親最近在國外被診斷腎臟病末期瀕臨需要透析治療,因此最近將他接來台灣旅遊,順便接受檢查,尋求第二意見。

因為診所在高雄前鎮區,離他們家還有小港機場都近,所以轉介到我的診所,而當天晚上下飛機就先直接到我的診所。

電話還沒講完,人就到了,病人黝黑而瘦,我只能操著久未使用生殊的英語和病人和女兒交談,因為直下飛機行李未到所以暫無檢驗資料可供,所以先用超音波作初步評估。

發現右腎慢性阻塞、腎皮質已變薄、趨近無功能,而左腎亦有一定程度的腎水腫,懷疑輸尿管阻塞,當場解釋可能需要解決腎阻塞的問題。

已死掉的腎細胞腎元無法再生,所以需穩定病人的慢性病,同時減輕腎臟的負擔,應避免掉已證明有腎毒性的藥物,包括止痛藥和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等。

病人女兒露出困惑的表情說他們在網路有看到台灣、中國大陸有 「阿思莫」therapy,正是利用中草藥的,效果很好,可以讓病人不用洗腎,所以才特地帶爸爸來台灣的啊!


神奇的腎臟三溫暖 


這時候換我露出困惑的表情了,開業沒幾年難到有突破性的療法不知道? 不好意思的問她怎麼拚,原來是 Osmotherapy ( 滲透療法 ),知之為知之,不知 alphago 他爸爸知,當即招喚 google 大神。

結果找到的即是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還是國際化英文說明的版本。 即是利用中草藥,利用機器加熱貼在病患背後兩側腎臟的貼片,讓草藥滲透到腎臟,達到打通血路,修復細胞的目的。





另外還有一系列都是外國人訪談的,看起來是企業化的經營,內容都是原本醫師告知需要透析而經過他們治療後不用洗腎的,「和洗腎說再見,say goodbye to dialysis 」

 


想像很性感,現實很骨感,腎臟是一個負責過濾的器官,目前當然嘗試很多實證的方式去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包括三高的控制、高血壓藥物 ACEI / ARB 類藥物的使用,近期很熱門的排糖藥等。 

特點都是必需經過科學的驗證,最好是雙盲的試驗證實有效才可真正證明。像這樣沒有實證的治療,轉成多媒體後,演示了一個想像的美好機轉。

實際上內部的臟器距離體表相當深層,要用這樣的方式刺激腎臟血流,作腎臟三溫暖,只要是醫療同業就知道是天方夜譚。

不肖的商人勾結或真或假的醫療業者,大賺黑心錢。也讓有病的腎友,失去了正規治療的先機。


讓牛鬼蛇神掌握了話語權,就越多病患受害 


仔細再看一下搜尋該相關醫院,才發現爭議不少,包括是試驗性的療法而向病患索取高額收費,病患被恐嚇,病患多為外國人 ( 因為有關違法的報導都是中文的,外國人不知道 ) 。




利用病人重病恐慌,死馬當活馬醫的心理,不乏高知識水平者受騙。


偽醫療詐騙手法 


這些偽醫療詐騙,都有一些類似的手法,包括: 


美好理論


如微奈米中藥滲透療法,補腎特效丹,用淺入深出的說法打動人心。尤其腎臟是分化完全的過濾器官,在腎臟受損時,主要是避免外加傷害,營造可恢復的環境。只有少數免疫疾病需要如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壓制異常的自我攻擊。

若有藥物或治療號稱「修復」「再生」腎臟細胞,皆為欺騙的話術。


暗椿病患


流程化的偽醫療詐騙,為了讓新入的病患相信療效,都會安排暗椿病患,潛藏於醫病交流會、或安排現場 call in ,患者來鴻等,誇稱治療體驗。一開始宣稱短時間如三個月見效,後來又稱需要長期治療,堅持下來就是勝利。


竄改報告


像案例中更甚者,還會與檢驗部門勾結竄改報告。比如治療前的肌酸酐值原本就已經 5、6 mg/dl,經過中藥滲透療法治療一個月離開時已上昇到 10 mg/dl ,要洗腎的狀態,病人轉而回家就醫洗腎。

結果醫院和檢驗部門竄改報告改成肌酸酐值 7 mg/dl ,治療延緩了腎功能的惡化,而回家的旅途惡化了病程。


高低混搭


價高的藥和半買半送的劣藥混搭,病人病情未得改善,大部分認栽了事,少部分退費或換成透析或其他相關治療,業已從中賺到價差。


熱情堅持


患者或家屬花了巨資前期投入,難以承認自已是傻子,工作人員用熱情勸說堅持治療,繼續購買自售的高價藥物。




那些關於腎臟的偏方怪譚


回顧一下,至今的行醫過程中,聽過或見過關於腎臟的偏方和怪譚迷思,整理給大家




腎臟三溫暖、補腎不明丹 


如本篇所述的案例,手法類似,標榜腎臟修復再生,用暗椿病患假經驗分享搏取信任,販賣高價藥物獲利。


荔枝豬腰湯、排毒香菜水


這些是網路上較常流傳的偏方,一樣標榜可以幫腎臟排毒,回復功能。一段時間也會有腎友私訊詢問。



關於荔枝豬腰湯的部分,之前已撰寫過一篇專文 「荔枝豬腰湯,有效嗎 ? 」來解說,而歐芹,也就是香菜,張維文醫師也已經撰寫過一篇專文 「喝香菜水,可以幫助腎臟排毒嗎 ?

這些都是在人體無實證作用的偏方,可能引起高尿酸、痛風和高血鉀的風險,尤其對已重度腎臟病的病患更加危險,不可不慎。


洗腎拿出洗


雖然已較少見了,但因俗名所累,還是有老一輩的腎友,以為透析洗腎是必需要把腎臟拿出來洗。而如果因為臨床需要,將腎臟手術移除,是不是就不用洗了 ? 

其實透析治療正確的是讓血液中的毒素淨化和多餘的水份排出,目前主要的方式包括直接把血引出過濾乾淨 ( 血液透析,洗血 ) 和 利用藥水順著預埋管路灌入腹腔,間接達成相同目的。

不論那個方式,都不用慘絕人寰的要把腎臟拿出來。

這部分可見 「沒有腎還要洗腎? 傳說中的  " 洗腎 ” 怎麼洗 ?」得到比較詳細的解說。


換腎取出換


一樣受俗名換腎所累的還有腎臟移植,與心臟、肝臟移植等需將舊有臟器以挪出位置讓捐贈者的器官植入不同。

腎臟移植會直接將新的腎臟植入在一側的下腹部,骨盆腔附近。而舊的腎臟會讓它留在身體原處,並不需要取出。

關於腎臟移植,想要進一步了解,可見 「人面犬的狂想 -- 腎臟移植簡介


打胰島素會洗腎 


糖尿病是造成腎臟功能最後喪失的大宗,而因為早期胰島素的施打會痛、較不方便,因此醫師和病患都會將它擺到極後面的治療選擇。

因此當不打胰島素不行時,往往是病患的腎功能不佳,口服藥物代謝不穩定,或併用多種藥物仍長期高血糖。

所以經驗法則上都會印象是聽到某某親友打胰島素沒多久就洗腎了,算承擔了不少污名。

其實血糖儘早控制得當,才會不讓身體長久浸在糖水中,避免日後腎功能惡化的保障。


腎不好不能打疫苗


腎臟功能不好當然很多藥物可能代謝時間變長,也容易受到腎毒性藥物傷害的影響,因此使用藥物需格外謹慎。

但慢性腎臟病人常合併免疫低下,尤其嚴重蛋白尿和重度腎臟病的患者,極容易得到致命性的感染。

因此,疫苗的保護對腎友族群就極為重要,其中安全性高又針對具全身性威脅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個人列為極力推薦的清單。

政府每年都有針對腎臟病友提供免費的流感疫苗施打,應該把握時間施打完成。有關腎臟病人肺炎疫苗的注射,可見 「 肺炎疫苗解析,腎病注射建議 」,


消炎藥吃好貼滿


國人之前的習慣喜歡胃藥和消炎藥,老一輩的人還留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身體疼痛發炎常要求醫師要開”消炎藥”,而常容易把抗生素和止痛消炎藥混淆。

跟消炎鎮痛扯上邊的有抗生素、類固醇、普拿疼、非類固醇抗發炎劑等


抗生素 


可以殺死或抑制細菌,通常有細菌感染時使用,如肺炎和泌尿道感染,一般感冒不須使用


類固醇 


用在免疫性疾病、過敏或非類固醇抗發炎劑的替代藥,長期使用會有較大副作用,但基本是較無腎毒性的。


乙醯胺朌 


最早、常見的商品名是普拿疼,有鎮痛解熱效果,常用於輕度的疼痛處理,副作用較少,但較不具抗發炎效果。


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藉由抑制 COX ( cyclooxygenase ) 這個酵素達到影響前列腺素合成,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影響生理性前列腺素合成而產生一些副作用,最顯著的副作用包括胃潰瘍和腎毒性。


不可承受之重


其中非類固醇抗發炎劑因為兼具鎮痛和抗發炎效果,臨床比乙醯胺朌 ( 普拿疼 ) 顯著,因此常被廣泛使用,劑型多元,製成針劑、藥丸和貼布。 

但對於重度腎臟病人 ( 慢性腎臟病 3b-5 ,腎絲球過濾 45 ml/min 以下 ) 來說,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一向是不可承受之重,會讓腎血流減少,腎功能再度下降。

像一些病患希望求立即見效,要求施打的退燒、止痛的針劑所含的就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毒性也最強。 

但即便是貼片製劑,全身的毒性較低,但重度腎臟病患仍是無法安全使用。注意到的是,名稱和成份不一定相關,如普拿疼肌立酸痛貼片,主要成分並不是普拿疼 ( 乙醯胺朌 ),而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 Diclofenac ,普拿疼只是註冊的商標。

慢性腎臟病人,務必謹慎,減低非類固醇抗發炎劑的曝露。 

關於止痛藥的傷害,或許你想知道更多 



瘻管一開就要洗


血液透析 ( 俗稱洗腎 ) ,實際上是洗血,血液淨化的過程。過程中因為要較大的流量,且要方便每週三次的打針或接管進行療程,一般打點滴、打針的血管是不行的。

所以必需建立長久供透析 ( 洗腎 ) 使用的血管通路,主要有 自體瘻管 ( AV  fistula )、人工血管( AV graft ) 等,且並非做完就馬上可用,平均還要等待約一個月以上。

因此在對於重度腎臟病腎友,都會勸說在適當時機及早手術建立瘻管,以免在臨時有狀況緊急需要透析治療時,卻無管路可用,見 「 透析通路有幾種 ? 病人最後悔選這種  」

但很多的腎友都會誤解建立瘻管後,馬上就要洗腎,甚至會被強制去洗腎。其實這屬於病患需知情同意的醫療行為,建立瘻管只是讓後面多一個應對選擇,最後決定是否要進入透析,主要決定權還是在病患自已。 


保護腎臟不信偏方,正確觀念離暗得光


以上是有關於腎臟的偏方和迷思怪譚,現在的訊息來源多元,務必小心求證,不要貿然嘗試不明的治療。 校正錯誤的觀念,在需要的時候,幫助親友和自已。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圖解鐵質報告 – 透析病患補鐵時機禁忌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2021 年1月更新


借用了近期火熱的鬼滅之刃鋼鐵塚先生更新貼文封面,鐵質的報告判讀是腎友和家屬,甚至護理同仁會困惑的部分,因為近年 HIF 和 鐵調素 ( Hepcidin ) 對於鐵的代謝和腎性貧血的影響越來越清楚,因此將此篇作潤色和修正,並加入鐵調素 ( Hepcidin ) 的調控機制,供大家參考。


鐵質報告通常看不懂


上一篇「報告都紅字,結果是正常? – 透析病患理想血色素值」我們提到紅血球生成素對造血的重要性,而造血的原料如鐵質、葉酸、維生素 B 若不夠,空有催促造血的生成素亦無用武之地。




因此針對透析的病患,約 3-4 個月即會檢測鐵質存量,以作為是否補充鐵質、補充積極度的參考。一般檢驗報告會讓病患帶回,但是帶來的問題是病患和家屬都很困惑,不知道報告上面是什麼意思。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越抓越糟,透析腎友搔癢自我照護應注意的幾件事


作者: 葉時孟 醫師 ( Shih-Meng Yeh,MD )
 
 


「這兩天在家裏有沒有不舒服 ? 」這是我每日巡診時常會問的問題。

「我洗腎這支手會酸痛 」、 「我這兩天有感冒的症狀 ...... 」這些都是常見的回答

而身體癢,在洗腎 ( 透析 ) 病人裏面,算是盛行率高的一個表現。 從輕到嚴重的都有,而有的腎友局部抓到體無完膚。

畢竟是很多腎友會遇到的課題,做好基本的自我照護可以讓這個困擾減輕許多,治療效果可以更好。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透析瘻管平日照護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不僅術後照護,平日亦要保養


之前我們講過透析通路的種類,自體和人工瘻管的術後照顧,和瘻管健康操的運動方法,主要在促進瘻管成熟,避免併發症。

透析通路有幾種 ? 病人最後悔選這種 !
https://shihmengyeh.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

瘻管術後照護單張
https://shihmengyeh.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26.html

瘻管健康操,應該怎麼作 ?
https://shihmengyeh.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html

而透析瘻管是透析腎友的生命線,平日使用頻率高,所以不僅術後的照顧重要,開始使用之後日常的保養也很重要。以下就講述透析腎友日常應注意的瘻管保養。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武漢肺炎來,應該怎麼辦? 透析腎友防護


作者: 葉時孟醫師 、台灣腎臟醫學會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

本文懶人包圖檔同步提供 PDF 檔於腎臟醫學會 COVID-19 專區下載 




什麼是武漢肺炎 ? 


正式命名為 COVID -19,致病源為一種新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推測源頭是野生動物,偶而傳至人類,發生變異,最先由中國武漢開始,會人傳人,嚴重可能致死。


這些都是冠狀病毒 ?! 


令不少人回想起來聞之色變的 2003 年的 SARS ( 嚴重呼吸道症候群 ),2012 年離我們較遠,印象比較不深的 MERS (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 ),致死率分別高達 10 % 和 40% 以上 ; 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因應武漢肺炎,透析腎友急用口罩發放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聽說診所可領到口罩 ?


這星期初,就有患者和家屬由網路得知消息,聽說政府要由衛生體系發放給透析患者,但是因還沒有收到正式公文,且也未通知口罩撥補到貨,所以當詢問的時候,就告知若撥補下來,第一時間即會分發。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護眼或傷身,透析病人葉黃素相關製劑使用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送禮或孝親,保健食品正流行


在門診或透析室,常有病患拿著瓶瓶罐罐的保健食品來詢問可不可以吃, 有的顧骨頭、有的顧肝、有的顧眼睛。

有的是人家送的,有的是子女送的,因為現代常見廣告的情境是「父母的健康不能等 ! 」「健康不能節儉 !」「為攬準備明天的氣力 !」

而因為3C 產品普遍,人手一機的時代,抵抗藍光傷害的訴求,使得強調護眼功效的葉黃素產品也變得很夯。各式琳琅滿目的相關產品,也成了經常被詢問的問題。

但重度慢性腎臟病和已進入透析的病患,因為藥物代謝變慢,屬於較特殊的族群,那像市面上常見的葉黃素相關製品,到底要怎麼判斷可否使用呢 ?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血液透析歷史和不平衡症候群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剛透析病人的疑慮


病人和家屬很常提出的疑問是剛接受洗腎 ( 透析 ) 治療會不會有什麼不舒服,除了之前提過透析最常見的併發症低血壓和痙攣外,有一個由來已久但目前比較少發生的即是不平衡症候群。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踢爆 ! 腎臟科醫師養病人?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圖片人物重繪自尾田榮一郎漫畫「航海王」之香吉士


腎臟科醫師養病人?


健保署長李伯璋醫師近期於民意論壇投書指稱 腎臟科醫師「養病人」,不鼓勵病人換腎,把腎臟移植率偏低怪責於腎臟科醫師頭上,令平時兢兢業業照顧病人的腎臟科醫師同感被羞辱,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透析住院病人應注意續打紅血球生成素 ( EPO )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常被忽略但是重要的事


近期一位透析病患因某些狀況住院,負責照護的學長主動打來問病人紅血球生成素平時的施打狀況還有怎麼打,對於非腎臟科的醫師能有這樣的意識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這也是曾在醫院觀察常被忽略的事情,所以特別寫一篇專文來提醒大家注意。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報告都紅字,結果是正常? – 透析病患理想血色素值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病患和家屬很在意檢驗紅字


本院成立至今約3年多,透析 ( 洗腎 ) 病患主要為前鎮、草衙、鳳山五甲當地病患,亦有小港、苓雅區的病患,開業後檢驗方式和在醫院內不同,為委託聯合檢驗所幫忙代檢。

檢驗所的報告會在每一項檢驗值後附上正常參考範圍,並「貼心的」把偏離正常值的資料標上紅字,但是因為透析 ( 洗腎 ) 病患我們實際欲控制的達標值就和正常人不同,所以就會有永遠的紅字。

新進入透析的病患、不明究裏的家屬看到後會很焦慮,尤其患者把報告拿回家就像做錯事的小孩,每每家屬都還會特別打電話來詢問實際狀況,是不是病人不乖、沒遵照醫囑才會紅字 ; 或是都是紅字,醫師怎麼可能說沒問題,是病人說謊嗎?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身體組成監測儀(BCM) - 協助乾體重評估的利器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因為此項為診所特殊檢查,許多病人沒接受過此項檢查,時常會詢問,因此介紹身體組成監測儀實際如何運作和臨床的應用。

什麼是身體組成監測儀?


身體不同組織如: 精瘦組織 (肌肉等)、脂肪組織 (脂肪等) 和 留滯水分對電流的阻抗(傳導速度)不同,稱為生物阻抗性 。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雙腔導管 - 介紹與照護

作者: 蘇碧梅護理師 /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一定得要洗腎了嗎?」陳媽媽的兒子問

「嗯」我點點頭,「尿毒素指數相當高,而且她噁心嘔吐吃不下,腳又有一點水腫,生活品質不好」

「到後期使用的一些藥物除了控制她原本的慢性病,還要處理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泄水分、電解質等等的併發症,所以藥物也很多。到這個臨界點,洗腎代替原本腎臟的運作,藥物使用可以少些,日常生活品質會改善。」

「可是她沒有照你之前的建議先做好血管,現在沒有血管可以洗,怎麼辦? 」

「只好插臨時的雙腔導管了」我說「從脖子或從鼠蹊部的地方插一根管子來洗腎,這會有一點痛。」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透析中常見的併發症-低血壓與痙攣

作者: 楊心儀 護理師 / 葉時孟 醫師 (Shih Meng Yeh MD)




血液透析常見的併發症是什麼 ?


剛進入血液透析的病人和家屬最常問的就是透析期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在透析機器設備、水淨化系統越來越進步,對透析期間的生理變化機轉越來越清楚的情況下,已可藉由一些因應措施來大幅預防或減低透析期間的併發症。

目前仍然常見的併發症是透析中、後產生的低血壓和肌肉痙攣,可以藉由醫護和病人的溝通調整來減低發生不適的頻率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透析前尿素氮、肌酸酐與足量透析 --- URR 與 kt/v

作者: 謝佳怡護理師 / 葉時孟醫師 (Shih Meng Yeh MD)




透析病患於本院每月檢查會有洗腎前和洗腎後尿素氮 ( BUN ),洗腎前肌酸酐 ( creatinine ) 和尿素清除率 ( URR ) 和評估透析效率的 kt/V。

透析病患因為腎功能衰退,所以洗腎前的尿素氮和肌酸酐數值會和正常人相去甚遠,每月檢查都會有大大的紅字,不明所以的腎友和家屬就會異常焦慮。因此本篇主要在解釋透析病人各檢驗的實際參考範圍。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年度胸部X光檢查,有圖有真相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見證時代的演變


我們這一代的醫師剛好跨過實體X光片到如今全面數位化的時代,記得10多年前實習時,都得到放射科借出住院病人的片子來燈箱上看。要看某些局部的病灶時,因為燈箱無法調對比,老師們還有些私人秘技,如將紙捲成圓筒去看、將X光片拿起傾斜某個角度等。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動靜脈瘻管術後居家照護須知

作者: 李汝秀護理師 /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MD)





術後短期護理


手術後,手會變得腫脹,可用枕頭墊起手臂且高於心臟位置,幫助消腫。傷口保持清潔乾燥為原則:手術後,外科醫師會以彈性繃帶或紗布將傷口包紮,若有滲血需立即更換無菌紗布,開完刀三天後才可做握球運動,以防傷口滲血。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透析腎友的生命線 - 動靜脈瘻管介紹

作者: 李汝秀護理師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MD)





為何要做動靜脈瘻管 ?


由於血液透析需要長期且規則的進行,所以一定要建立一個能夠重複穿刺,而且血流量要夠大的血管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