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真有其事 ? 網路謠言 ?
但是期刊原文大方的讓人限時下載,仔細評讀,發現是確有其事,且研究團隊有計畫科學性的去釐清致病原因,應該相當貼近事實的真象。
沒時間先看結論
應避免讓幼童吃荔枝吃到飽,尤其是較生的荔枝,因為幼童肝醣存量較少,可能因攝入較多的相關毒素 ( 次氯氨酸A和 甲基環丙基甘氨酸 ) 導致抑制人體對應低血糖的保護機轉,並堆積有毒物質,導致嚴重的腦病變。
印度發生的個案可能還有合併其他原因 (如基因缺陷或其他問題 ),看起來並不太會出現於台灣,所以不用恐慌。
發生在印度的怪病
穆札夫法爾普爾(Muzaffarpur)是印度最大的荔枝產區,自1、20年前開始,當地幼兒即盛行一種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患者到院時通常意識不清、全身抽搐。
奇怪的是如季節流行病一般和荔枝的盛產季節吻合,高峰期在每年6月中旬,7月後就只剩零星個案。
因為一開始摸不著頭緒,一方面找疾病的原因,一方面尋求預防和治療的措施,發現規則清洗日常水果蔬菜會有幫助,懷疑的方向就朝向未明感染症、環境殺蟲劑的殘留或是重中屬的中毒。
線索朝向荔枝近親阿開木
阿開木 (Ackee) 和荔枝同屬無患子科的植物,原產於西非,又稱西非荔枝果,後來被運到了牙買加,亦成了加勒比海的重要食材,著名的菜餚如阿開木煮鹹魚。
但未成熟的阿開木果實和不能食用的部分如種子和殼是有毒的,含有次甘氨酸A和 B (Hypoglycin A and B ) 及其代謝物 甲基環丙基甘氨酸 (Methyl-cyclopropuyl-glycine)
會導致低血糖、嘔吐、
癲癎、意識昏迷,稱之為牙買加嘔吐病。
研究團隊方向改朝向是否是荔枝本身的毒性導致,因為這在醫學上並不適合直接分組做人體試驗,所以研究方式選擇以臨床觀察、病例比對的方式進行。
研究設計
2014年,於印度穆札夫法爾普爾主要的兩間醫院作觀察型的病患監測和研究,病例組收案條件為該期間在因癲癎或急性意識改變而住院的15歲以下病童,最後總共收案了390個病例 。
對照組則是尋找與病例組年齡相當,在7日內住院非因神經病症住院的病童,以便進一步作細部的比較分析。最後總共有104個病例找到相對應的對照組,來作研究。
發病年齡集中於1-5歲
根據收案的390名病例作初步分析,發現性別上沒什麼差別,而發病年齡集中在1-5歲的幼童,約佔了 72%,其次為6-10歲,佔了 25%。
死亡率高達三成
根據臨床症狀分析,94% 的個案有全身性癲癎抽搐,95% 的個案有意識變化。發病的時間集中在大半夜,而有62% 的病童到院時發現有低血糖情形 (<70 mg/dl)。即使已使用靜脈注射葡萄糖治療,最後的死亡率亦高達32%。大部分的病童沒有發燒情形。
神經檢查排除局部性、感染性腦病變
其中一些病童作了侵入性腦脊液檢查,一部分作了腦部核磁共振和腦波檢查。發現絕大部分的病例,腦脊液白血球數量、蛋白質和糖分都是正常的,代表不像是感染來源的病症。
而核磁共振和腦波檢查則顯示腦部廣泛性的病變,非局部性的病變。
高比例病童發病前24小時可能有吃荔枝
依據問卷調查請家屬回憶確認,病例組確定病發前有吃過荔枝、病發前有去過果園、病變前父母有去過果園的比例分別為 65%、52% 和 31% ; 對比於病例對照組相對風險為有意義的高 ( 9.6、6.0、2.3 )。
而行為模式分析,有較高比例的病童發病前一天未吃晚餐。而有規則清洗水果蔬菜的行為則有保護效果,病童家庭的社經地位則發現沒有什麼差別。
病例組高比例尿液有毒性代謝物
針對一些病例作尿液分析,發現病例組有高比例有次氯氨酸A和甲基環丙基甘氨酸等代謝物,而對照組有檢測的則無一有檢測出。
未成熟的荔枝果肉毒素含量更高
研究團隊選擇幾個區塊的果園作荔枝樣本取樣分析,每個區塊取樣6個成熟、未成熟的荔枝,發現未成熟的荔枝果肉次氯氨酸A和甲基環丙基甘氨酸的含量可能高達成熟的果肉的20倍。
致病機轉為破壞低血糖應對和脂肪酸代謝
人體腦部僅能以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正常人體攝食若有多餘的葡萄糖則會至肝臟轉化為肝醣或轉化為脂肪儲存能量。
當無進食血糖下降時,人體會耗用儲存的肝醣或分解脂肪經由糖質新生作用再產生葡萄糖來供應,不致於持續性低血糖。
但是無患子科的植物如阿開木、荔枝等,其所含的次氯氨酸A和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會阻斷糖質的新生和脂肪酸的分解。
營養較差的幼童其原先肝醣的儲存量少,在血糖不夠的時候很快就消耗殆盡,而吃到含有次氯氨酸A和甲基環丙基甘氨酸的物質,又阻斷了分解脂肪組織以產生葡萄糖的糖質新生保護機轉,導致持續性的低血糖無法救援。
另外又會阻斷脂肪酸的分解,導致在人體蓄積,這可能也解釋了一些病例沒有發生低血糖也有神經病症。
飽食荔枝後的厭食為高風險模式
因其可能致病機轉和發病時間,推測的典型發病模式為,在荔枝盛產季節平時飲食缺乏當地的孩童白天會至荔枝園撿拾荔枝飽餐一頓,至晚餐時間就普遍興趣缺缺。
半夜時久未進食導致少量儲存的肝醣消耗殆盡,食入的荔枝果肉內含的次氯氨酸A和甲基環丙基甘氨酸又抑制了分解脂肪以產生葡萄糖的過程,同時又抑制脂肪酸分解,造成毒性代謝物堆積,因而發病。
仍有存在疑問
研究團隊用科學的分析來尋求這個原先不明疾病發病的原因,大致大幅的排除了感染性疾病、殺蟲劑或重金屬的原因,使食用荔枝這個危險因子浮現。
但是看完之後仍會存在疑問,同樣屬無患子科的水果如龍眼、紅毛丹是否也有同樣的情形 ? 同樣也產荔枝的台灣,似乎從未發生過類似的個案,是單純因為台灣孩童營養充足,且未單吃荔枝嗎?
有關荔枝的食用暴露在此篇研究主要是倚賴問卷回顧,會有回憶偏差,未真正目擊,且對照組亦有不少比例有暴露而沒事,是否成因還要更複雜,食用荔枝只是致病的其中一環或加重因子而未可知。
結論
應避免讓幼童吃荔枝吃到飽,尤其是較生的荔枝,因為幼童肝醣存量較少,可能因攝入較多的相關毒素 (次氯氨酸A和 甲基環丙基甘氨酸) 導致抑制人體對應低血糖的保護機轉,並堆積有毒物質,導致嚴重的腦病變。
印度發生的個案可能還有合併其他原因(如基因缺陷或其他問題),看起來並不太會出現於台灣,所以不用恐慌。一般成人沒有問題,餐後食用並適量看來是比較適宜的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