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透析腎友施打新冠疫苗在即,許多腎友會詢問到施打疫苗相關的血栓問題,因此特撰寫一篇說明。
為何會產生血栓 ?
因為注射疫苗而產生的血栓,全名為 Va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 VITT )。成因是注射如 AZ 或 嬌生 等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後,導致某些極少數人產生了混亂的抗體。
這些抗體結合上自已原本負責凝血功能的血小板,導致血小板活化,在身體沒有受傷的情形下,於血管內發生自發性的凝血,主要以靜脈為主,偶發於動脈。
最後並因此大量消耗血小板,造成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耗盡後又使人體容易出血。
目前無法事先預測哪些人打完會發生血栓,但其發生率極低,但因為疫苗一次施打人數眾多,還是多少會有案例,目前研究統計以西方人、年輕女性較多。
血栓對比染疫風險
因為新冠肺炎 COVID19 是高傳染性的疾病,且隨著年齡越大,共病越多,演變重症的機會也越大。
以發生率來區分染疫和相關演變為重病需入住到加護病房的風險。以低發生率 ( 2人 / 每10萬人/每日 ) 的區域來說,20-29 歲年齡區間因注射疫苗而產生血栓的機會為每 10 萬人有 1.1 人,而這個年齡區間因施打疫苗,每 16 個星期 ( 約 4 個月 ) 區間,每 10 萬人可避免 0.8 人因染疫而演變為重症需入住加護病房。
但相對可觀察到,年齡越大,因施打疫苗產生血栓的風險也就越小,如 60- 69 歲這個年齡區間,因打疫苗導致血栓的風險降至每 10 萬人 0.2 人,即 50 萬人才一人,但在這個年齡區間因施打疫苗,每 16 個星期 ( 約 4 個月 ) 區間,每 10 萬人可避免 14.1 人因染疫而演變為重症需入住加護病房。
隨著發生率增加,染疫風險增加,潛在風險相對於潛在保護的好處相比,差距就越大越大。於中度發生率 ( 6人 / 每10萬人 / 每日 ) 和高發生率 ( 20人 / 每10萬人 / 每日 ) 區域,基本上都可觀察到潛在好處遠大於潛在風險。
那以台灣目前的情況屬於何者呢 ? 以 110 年 6 月 10 日新增病例最多的新北市來說,新北市新發生病例 162 例,而新北市總人口約 400 萬,因此新北市的發生率為 ( 4.1人 / 每10萬人 / 每日 ),只算是低發生率的狀況。
染疫的風險都遠大於施打疫苗的風險,而目前像施打 AZ 疫苗的禁忌只有曾打過,對成分有過敏反應 ( 第二劑考慮改打其他疫苗 ),或者是曾確診自發抗體血小板消耗低下產生的血栓。曾經其他血栓病史或單純血小板低下其實都不是施打疫苗的禁忌。
施打疫苗目的主要在預防重症和死亡,目前獲緊急授權疫苗效果都很好,如近期研究真實施打狀況,AZ 和 輝瑞 / BNT 保護力並無差別,目前全世界都缺疫苗, 輪到你打,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能夠提供立即的保護。
染疫的風險都遠大於施打疫苗的風險,而目前像施打 AZ 疫苗的禁忌只有曾打過,對成分有過敏反應 ( 第二劑考慮改打其他疫苗 ),或者是曾確診自發抗體血小板消耗低下產生的血栓。曾經其他血栓病史或單純血小板低下其實都不是施打疫苗的禁忌。
即時施打
施打疫苗目的主要在預防重症和死亡,目前獲緊急授權疫苗效果都很好,如近期研究真實施打狀況,AZ 和 輝瑞 / BNT 保護力並無差別,目前全世界都缺疫苗, 輪到你打,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能夠提供立即的保護。
參考資料
- COVID-19: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 Theodore E Warkentin, MD et al. Uptodate. last updated: Jun 02, 2021
- COVID-19: Vaccines to prevent SARS-CoV-2 infection. Kathryn M Edwards, MD Uptodate. last updated: May 28, 2021
-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中文說明書(0311版) https://www.cdc.gov.tw/File/Get/Ab9qvY5YMGDer7ydB_Au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