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檢查有低血鈉,所以要吃鹹一點 ?
「葉醫師,我爸爸近期檢驗報告顯示血中的鈉比較低,大概 128 左右,所以身體是不是身體缺鈉,要吃鹹一點 ? 可是高血壓、腎不好的人不是不能吃過鹹嗎 ? 」
提出詢問的家屬的爸爸王伯伯是一位 72 歲男性,有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史,一年前因心肌梗塞裝過支架,平時下肢會有一點水腫,近期檢驗的血中鈉數值較低,因為擔心而提出了疑問。
低血鉀要補充鉀,低血鈉要補充鈉 ?
低血鈉是常見的電解質異常之一,但和一般人、甚至醫療從業人員想的不一樣的是,它不是單純的鹽分攝取和流失的問題,而是身體的水分調節 ( 主要在腎臟 ) 出現問題。
因為血鈉值代表的是鈉在血中的濃度,代表鈉和水的比例,正常範圍約在 135 ~ 145 meq/L,而身體會經各種調控機制,將血鈉控制在正常範圍,而調控的方法並不是直接去調節鈉離子本身,而是藉由調控水的攝取/回收或排出來達成目的,也比較有效率。所以血鈉的異常,其實是身體水分調節的異常。
水分的調節-口渴中樞和腎臟調節
當血鈉高於正常範圍時,會刺激口渴中樞讓人體想要攝取水分,身體亦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來使腎臟留住水分,排出較濃縮的尿液,以沖淡血中鈉的濃度。
反之,當血鈉低於正常範圍時,口渴中樞會抑制,減低喝水的慾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也會抑制,使腎臟排出較多的水,使血中鈉的比例提昇。
而血鈉的異常,即是這些正常的調節機制出現問題,通常是腎臟出現異常反應,如已經低血鈉了,但身體還是分泌抗利尿激素,使腎臟留住水分,所以很多臨床狀況,單純「吃得鹹一點」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甚至有些時候會讓情況更惡化。
正常腎臟濃縮尿液和排除水分機制
腎臟在水分和電解質的回收有其特殊的階段機制,簡化來講,將腎臟對水分和鹽分 ( 鈉 ) 的回收關鍵分為三段 :
腎元前段 : 同時回收絕大部分 ( 83% ) 的水分和鹽分 ( 鈉 )。
腎元中段 : 先回收剩下的鹽分,並同時營造間質高濃度梯度以利後段抗利尿激素作用時水分的回收。經過此段回收,會製造出稀釋的尿液。
腎元後段 : 負責調節剩下水分的回收,藉由在中段腎元製造的間質高濃度梯度,在有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才會在管壁插入水通道,讓水分大量回收。在沒有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原則上較不透水,會直接排出中段大部分鹽分回收完,較為稀釋的尿液。
簡單來說就是近端先粗略同時回收 8 成以上的鈉和水,中段先只回收鹽分,製造稀釋的尿液,最後身體再調控要不要回收水分。
殘存水透性 ( Residual water permeability ) 的存在
另外要注意到的是,若中段順利建立間質濃度梯度,雖然無抗利尿激素作用下相對不透水,但因為間質的滲透壓和到後段稀釋的尿液存在巨大的差距,且在腎盂收縮產生逆流、湍流時,仍會有部分的水份被回收。
雖然回收的量並沒有像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那麼多,但某些狀況下仍會相當可觀。
腎臟如何順利排出稀釋尿液 ?
當血中的鈉已低於正常值,腎臟如何排出稀釋尿液以排出水分來昇高血中的鈉 ?
第一 : 腎元前段不可過度回收
當身體的體液量嚴重缺損時,在腎元前段即可能積極回收,原本回收量由 83% 上昇至 90% ,使得到中後段的量很少。尤其當腎絲球過濾率下降時,到中後段的濾液量更少,即使沒有抗利尿激素作用,在殘存水透性存在的狀況下,仍會有基礎的回收量,即可能將遠端的水分全部回收,惡化已存在的低血鈉狀況。
第二 : 腎元中段順利回收鹽分,並稀釋尿液
第三 : 腎元後段無抗利尿激素作用,排出腎元中段製造的稀釋尿液。
抗利尿激素同時受滲透壓和有效循環容積的調控
在身體裏這個關鍵的抗利尿激素,不單只受血中滲透壓 ( 主要是血鈉 ) 的調控,還會受有效循環容積的影響。 我們身體裏的大動脈會有壓力感受器,當感受到壓力下降 ( 如出血、大量流汗、嘔吐腹瀉 ) 到一定程度,亦會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另外要注意的是像心衰竭的病人,因心臟輸出功能不佳,導致身體長期處於有效循環容積不足狀態,可以觀察到病人身上已明顯水腫,身體還是分泌抗利尿激素等不斷讓腎臟回收水分和鹽分。
那當低血鈉狀況 ( 理應壓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 和有效循環容積不足 ( 會剌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 同時發生,那身體會作何反應呢?
當有效循環容積下降超過 10 ~ 15% ,才會超過低血鈉對於抗利尿激素的抑制作用。
另外,身體一些狀況,亦可能在低血鈉情形下仍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如:
腦部疾病 : 中風、腦炎、腦部腫瘤、腦內血腫
肺部疾病 : 肺炎、肺結核等
疼痛刺激 : 劇裂疼痛亦可能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焦慮噁心 : 噁心反射和焦慮狀態亦會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藥物影響 : 一些藥物可能會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著名的如 抗癲癎藥物 ( carbamazepine ) ,抗癌藥物 ( cyclophosphamide , vincristine 等 ) , 另外近期常見治療夜尿症的藥物迷你寧 ( minirin ),本身就是合成的抗利尿激素。
惡性腫瘤 : 肺部的小細胞癌、咽喉癌等
腎上腺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慢性低血鈉的發生
所以臨床上看到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低血鈉,通常是存在較久的時間。即是低血鈉 + 腎臟無法調節排出多餘的水分以校正目前的狀況。
因此若無解決背後潛在的問題,而根據表面上因為低血鈉而單純增加鹽分的攝取,反而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心衰竭的病人,因為心臟功能不佳,導致身體有效循環量不足,腎臟回收水分和鹽分,而過多的水分稀釋了鈉的比例造成低血鈉,這時再多攝取鹽分反而會惡化心衰竭的症狀。針對心衰竭原因的治療,適當使用利尿劑以協助身體排出過多的水分,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參考資料
1. Fluid, Electrolyte, and Acid–Base Physiology. Fifth edition . p222 ~242 physiology of sodium. Kamel S. Kamel, Mitchell L. Halperin.
2.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adults with hyponatremia. Uptodate. last updated: Jul 01, 2024. Richard H Sterns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