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蘇碧梅護理師 /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一定得要洗腎了嗎?」陳媽媽的兒子問
「嗯」我點點頭,「尿毒素指數相當高,而且她噁心嘔吐吃不下,腳又有一點水腫,生活品質不好」
「到後期使用的一些藥物除了控制她原本的慢性病,還要處理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泄水分、電解質等等的併發症,所以藥物也很多。到這個臨界點,洗腎代替原本腎臟的運作,藥物使用可以少些,日常生活品質會改善。」
「可是她沒有照你之前的建議先做好血管,現在沒有血管可以洗,怎麼辦? 」
「只好插臨時的雙腔導管了」我說「從脖子或從鼠蹊部的地方插一根管子來洗腎,這會有一點痛。」
什麼是雙腔導管?
雙腔靜脈導管是在病患還未有可使用的長期透析通道(如自體、人工動靜脈瘻管、永久導管)之前,或是原先透析管道阻塞有狀況,提供病患暫時性血液透析之血管通路。
藉由局部麻醉,無菌操作,經皮膚穿刺插入內頸靜脈或股靜脈,有兩個管腔,可使血液一進一出,提供足夠的血液流量來進行透析(洗腎)。
雙腔導管可以一直使用嗎?
雙腔導管一般可使用 1 ~ 8 週,若無併發症產生,可以使用至長期透析通建立完成並可使用為止。
但是隨著置入的時間越長,穿刺傷口週圍滋生細菌造成感染、滲血、管路因血塊阻塞的機率也會越來越高,不得不重新更換,病患即得忍受疼痛、等待的煎熬。
若在慢性腎臟病的階段預期已無可避免會進入透析(洗腎),大部分的病人已會預先經由醫師的建議先建立
長期透析的通道 ,不用緊急再插入雙腔導管。
所以雙腔導管的置放只是一個過渡,
必須要有長期的透析通道可以交棒。
雙腔導管的照護要注意哪些?
1. 保持良好衞生習慣,注意導管附近的清潔。
2. 平時須注意穿刺傷口附近的變化,有無紅、腫、熱、痛,滲血。
3. 若有莫名原因發燒,可能是導管相關感染,需尋求醫師評估處理。
4. 盡量穿著寬鬆衣物,避免穿脫時意外拉扯管路。
5. 應儘量以擦澡、淋浴代替泡澡,亦不可游泳,以免弄濕穿刺處,造成後續感染
6. 若是在鼠蹊部的導管,因為怕上半身與下肢活動造成導管彎折,所以應避免長久行走或坐姿。
7. 若不慎發現導管在身體外面的部分延長,極可能縫線脫落,不可貿然將外露部分塞回,以免造成感染。
8. 若不幸整支導管掉出,應檢視導管穿刺處有無滲血或血腫,必要時先用乾淨紗布覆蓋加壓傷口,再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像陳媽媽的狀況沒有預先做好長期的動靜脈瘻管只好忍痛接受雙腔導管的植入,所幸在後續 2星期的洗腎療程下臨床的不適漸漸得到改善,也在2星期後接受了動靜脈瘻管的手術。
而動靜脈瘻管並非馬上可以使用,需要等一個月的成熟期,等到陳媽媽真正可以移除雙腔導管脫離不適的狀況已是 2 個月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