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世界腎臟日,護腎8金律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此篇應蔡瑞熊健康關懷文教基金會邀稿,同步刊登
 


每年的 3 月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


從 2006 年開始,國際腎臟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簡稱 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簡稱 IFKF)聯合提議將每年 3 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而今年 2022 年的世界腎臟日即為 3 月 10 日。

訂定世界腎臟日的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病以及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認識,並重視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的檢測和預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每年會訂立不同的主題,而今年 ( 2022 年 ) 的主題是填補大眾對慢性腎臟病認識的不足。


護腎八金律


世界腎臟日的官網,在 2020 年就有提出了護腎八大金律,試著做成中文的懶人包讓大家參考。

 


金律一 健康飲食 和 金律二 減重多動


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重要的危險因子,多吃原型食物、少攝取鹽分和加工食品、足量的運動,有助於維持理想體態、減少高血壓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金律三 適量飲水


腎臟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器官,身體處於脫水、休克的狀態,腎臟的血流會漸少,先供應給其他的器官,因此可觀察到尿量減少。

而身體在脫水的狀態,腎臟亦較容易受到一些藥物的傷害,因此適量的飲水對腎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何謂適量 ?  一般正常成人建議一日適當飲水量約 2000 c.c,但可能要因天氣、身體狀況作調整。

像天氣炎熱、劇烈運動等會有大量的流汗、無感蒸發,飲水量可能就要再多些。

而有嚴重的心臟、腎臟、肝臟疾病,導致水分排出有問題,水腫的狀況,則需是需要下修飲水量的狀況。


金律四 控制血糖 金律五 控制血壓


之前在「慢性腎臟病,你應該知道的真相」一文有提過,慢性腎臟病的特徵為高盛行率,低知曉率,而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更是進行性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

糖尿病正是現今慢性腎臟病的最大元兇,腎臟衰竭至需要透析 ( 洗腎 ) 的原因,糖尿病佔最大宗。

因此篩檢有無糖尿病,注意血壓有無異常,積極的血壓、血糖控制是保護腎臟最重要的法門。且在還未造成腎臟結構性破壞 ( 通常指標是蛋白尿出現 ) 越早治療成效越好。


金律六 避免菸害


菸草的成分會讓血管收縮,進而減少至腎臟的血流,另外也會增加泌尿系統癌症的風險,因此,對腎臟友善,拒絕菸害。


金律七 定期檢測腎功能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只有靠抽血、驗尿才能早期偵測腎臟功能的異常。當然有些腎臟病身體的表徵,如指甲 「指甲分色,小心腎病」,貧血導致結膜蒼白等,但都是比較嚴重,腎功能所剩無幾才會表現出來。

因此,根據腎臟病的風險,即需不同頻率追蹤腎功能的變化。高風險族群除了前述的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外,還有腎臟病家族史 ( 有些腎臟病是遺傳疾病如多囊腎 ) 、不良用藥習慣等,都需比一般人較頻繁的監測腎功能。


金律八 切勿亂服止痛藥


止痛藥其中的 NSAIDs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劑 ),會使腎血流減少,具腎毒性。特別是原本腎臟功能已經不好的腎友,長期服用更會雪上加霜。而一般打的止痛退燒針劑、貼的止痛藥布皆含有類似的成分。

因此腎功能已明顯下降的腎友,特別是 3 期後半和 4、5期的腎友 ( 腎絲球過濾率 < 45 ml/min ) 要特別注意止痛藥的使用。

腎功能較差的腎友,一般只建議學名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 的鎮痛藥,一般劑量下較不具腎毒性,原廠的商品名較為大家所熟知,即普拿疼 ( Panadol )。

要注意的是,普拿疼目前是作為商品名稱,與成分無關。例如普拿疼肌立貼布,所含的成份並非原來口服普拿疼藥錠的乙醯胺酚,而是 Diclofenac ( 前述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劑 NSAIDs 的一種 ),雖然局部吸收的毒性較低,腎功能不好的腎友還是要慎用。

世界腎臟日,一起守護腰子不壞去,謹鹽慎行八金律。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血液透析護理師招募1110302

因近期有同仁搬家到外縣市,故公告招募血液透析護理師





診所特色


診所在前鎮高中捷運站旁,自有停車場,雖不在市中心,但交通便利。

透析時間 7:30 AM 開始,不會太早。

一、三、五有夜班,分階段下班,但除非病人有狀況,常態最晚至 10:00 PM 離院。

每日常態均有一位組長不照護病人,分組護病比 ≦ 1: 4 ,人力壓力低。

有給制瘻管穿刺小組,減輕困難瘻管病人和護理師穿刺壓力,技術佳者辛苦也有補貼。

每月時數結清,正時數直接給加班費,負時數直接歸零,沒有壓力。

每月積效紅利獎金,三節禮金,每年旅遊津貼


聯絡方式


已有血液透析護理師資格的,因可補足人力需求,優先考慮

沒有經驗而想轉職的,目前診所有訓練能力,有 病房、ICU、急重症 經驗的擇優訓練。

有意者逕寄履歷

E-mail : yochenclinic128@gmail.com

傳真: (07) 8126797

或私訊臉書,約面談時間。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100%透析腎友至少完成一劑新冠疫苗施打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心存僥倖


新冠的疫情自 2019 年底至今尚未止歇,一直影響大家的生活,從一開始的口罩和疫苗缺乏,到現在供應得宜,已全體邁向第三劑施打,但仍有腎友和民眾因各種原因而卻步不前。

葉醫師常遇到在門診有趣但會翻白眼的回答是 :  「我都沒有在出去,不會跟人接觸,所以不用打 」 

這時在心裏的聲音會是: 你現在不正是在最危險的地方 - 醫院嗎 ? 

就如 " 笑傲江湖 " 裏說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怎麼退出江湖 ? 

而新冠病毒以人為載體,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是病毒肆虐侵犯的目標,何況台灣就那麼小,人與人的居住和互動都很緊密,惟有增強彼此的防護,避免成為病毒適合的載體。

透析的腎友,平時每週即需要固定三次的外出至院所進行血液淨化的治療,包括交通車 20 ~ 30分鐘不等的密閉空間接觸、透析療程 3、4 個小時的治療停留,加之屬於免疫低下的族群,不僅平時曝露的風險就比一般人高,染疫後演變為重症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出數倍。


經過努力溝通協調,終於 100% 透析腎友至少打完一劑新冠疫苗


台灣是民主國家,相當程度尊重個人的意願,個人也要為自已的行為負責。打疫苗與否,我們只能利弊並陳, 但需使用到群體的服務,疫苗的施打與否將不可避免成為通行護照和基本的門票。
 



例如緊急疾病住院、透析瘻管有問題需重整,很多都要求要有完整疫苗施打,否則需術前或定期自費的 PCR 檢驗。

像日間照護中心也是需長時間群聚的地點,目前也是要求要至少施打完整 2 劑新冠疫苗達 14 天才可繼續服務。

再者像過年期間有些腎友返鄉暫時想於其他院所暫時接受透析治療數次 ( 常稱為寄洗 ) 沒有施打完整疫苗也常會被拒絕。

因為大眾運輸和像腎友每日搭乘的交通車,都是密閉空間內共同接觸一段時間,利用者有義務避免成為防疫的破口。 

因此診所的政策即是在一月底前連一劑新冠疫苗皆未施打者,無法乘坐交通車。而診所本身有支援政府新冠疫苗於一般民眾的施打,願意施打的腎友能夠得到極大的便利,

因為近期的疫情,還有經過努力溝通協調,終於在 1 月底前讓 100% 透析腎友至少打完一劑新冠疫苗。

而至少打完二劑新冠疫苗的透析患者,佔了 93% ,連第三劑基礎加強劑都打完的腎友,目前也已超過 90% 。 


超前部署,疫苗施打是事半功倍


國人預防醫學的概念,並不健全。感染是讓許多慢性病急性惡化的因子,而疫苗是證實有效可降低重症率的方法,因政府的重視,不用花錢或花小錢即可得到長時間的保護,何樂而不為 ? 

所以診所例年皆很重視這一塊,包括每年的流感疫苗施打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回顧一下,目前診所流感疫苗的施打率,達 93.8% 。而完整施打 13 價 +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透析腎友,超過一半 ( 50.2% )。

而因 75 歲以上老人肺鏈疫苗施打方案,和高雄市自購提供設籍高雄市, 65-75 歲合併重大傷病患者的肺鏈疫苗施打方案受益,至少有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的也有 31 %。 
 



前一陣子,新冠疫苗缺乏時,會有都市傳說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可預防新冠肺炎。但這是美麗的誤會,當然人體被流感或新冠病毒攻陷,原本即可能附著在正常人體鼻咽的肺炎鏈球菌亦會趁虛而入,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

但最近聽有來診所施打的民眾詢問,說有朋友說因為有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有保護力,所以不用打新冠疫苗,這就本末倒置了。

診所在去年底就在高醫肝膽科的團隊專業協助下,完成所有 C 型肝炎病毒陽性患者的根治,因此從源頭免除了透析患者可能的 C 型肝炎傳染。

加上所有醫護人員皆按時程完整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施打,同時阻斷照護者和被照護者的交互傳染,希望以最科學、最有效率的方式,從源頭消減腎友的威脅。


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新冠疫苗追加劑間隔縮短

作者: 葉時孟 醫師 
 



因應近期桃園機場新冠病毒群聚感染事件,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追加劑與第二劑的施打間隔,由原先的 5 個月縮短為 12 週 ( 約 3 個月 ),符合的民眾大增,下午也湧進不少預約施打的電話。

更新一下診所施打新冠疫苗的每週行程,每日名額有限,請來電詢問預約,以免撲空。


完成第二劑或基礎加強劑後 12 週應施打追加劑 


大部分的民眾都已接受新冠疫苗基礎劑之後,因保護力會隨著接種時間消退,因此建議滿 18 歲民眾,完成基礎劑接種後間隔 12 週 ( 約 3 個月 ),應接種追加劑。
 



追加劑的選擇,優先考慮 mRNA 疫苗 ( Moderna 、 BNT ) 和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高端 ) ,其中 Moderna 疫苗建議半劑的劑量,BNT 和高端疫苗建議全劑量。

AZ 較不建議作為第二劑混打,和第三劑的追加劑,除非第一次打 mRNA 疫苗 ( Moderna、BNT ) 有像心肌炎等嚴重副作用。 
 

透析病患等免疫低下弱勢中間需另打基礎加強劑,完成四劑施打 


另外,專家會議依據目前研究證據,特別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病人,如透析腎友、移植患者 ( 器官和幹細胞移植 )、愛滋患者、癌症患者接受治療 ( 放化療 ) 、先天免疫不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 ( 如類固醇 等 ),還有其他經醫師評估需要,原先基礎的 2 劑對於這些病友,多無法獲得足夠的免疫保護力。
 



因此上述的病友目前建議在基礎第 2 劑施打後的 28 天後,多施打一劑基礎加強劑。而基礎加強劑的選擇,仍優先考慮 mRNA 疫苗 ( Moderna 、 BNT ) 和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高端 ) ,而不管Moderna 、BNT 和高端疫苗皆建議全劑量施打。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佑鎮診所新冠疫苗診

作者: 葉時孟醫師 

 


因應 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自 12/23 後回歸民眾至合約醫療院所自行預約接種疫苗,診所公告每日新冠疫苗診施打種類及時間。

星期一、三、五皆有上午診和下午診,星期二、四、六僅開上午診,每日施打疫苗種類固定一種,以減低錯誤 ,之後會依據實際施打需求作動態調整。


新冠疫苗追加劑


根據 ACIP 12/19 專家會議,目前新冠疫苗的施打分為基礎劑 ( 基礎 1、2 二劑 )、基礎加強劑和追加劑。

基礎劑即大家年中到現在陸續施打的 1、2 劑新冠疫苗,目前因疫苗量已充足,國內現今核準的新冠疫苗有 AZ、Moderna、BNT、高端 等,較建議以同一廠牌疫苗完成基礎劑的注射。
 



施打的接續時間如圖中附表藍字所示,第一劑 AZ ,第二劑 AZ ,相隔 8 週,第一劑是 Moderna,第二劑也是 Moderna 的話,相隔 4 週。 

目前亦開放新冠疫苗的混打,如第一劑  AZ ,第二劑接續 Moderna、BNT、高端的話是間隔 8 週,而像第一劑 Moderna ,第二劑接續 BNT 或高端的話是間隔 4 週。

另 AZ 較不建議作為第二劑混打,除非第一次打 mRNA 疫苗 ( Moderna、BNT ) 有像心肌炎等嚴重副作用。 

目前選擇多樣又方便,且國外疫情仍然嚴峻,大家仍沒有樂觀的本錢,尚未施打的人應儘速接受疫苗施打。 

另外,在大部分的民眾都已接受新冠疫苗基礎劑之後,因保護力會隨著接種時間消退,因此建議滿 18 歲民眾,完成基礎劑接種後間隔 5 個月,應接種追加劑。

追加劑的選擇,優先考慮 mRNA 疫苗 ( Moderna 、 BNT ) 和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高端 ) ,其中 Moderna 疫苗建議半劑的劑量,BNT 和高端疫苗建議全劑量。 


透析病患等免疫低下弱勢中間需另打基礎加強劑,完成四劑施打 


另外,專家會議依據目前研究證據,特別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病人,如透析腎友、移植患者 ( 器官和幹細胞移植 )、愛滋患者、癌症患者接受治療 ( 放化療 ) 、先天免疫不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 ( 如類固醇 等 ),還有其他經醫師評估需要,原先基礎的 2 劑對於這些病友,多無法獲得足夠的免疫保護力。
 



因此上述的病友目前建議在基礎第 2 劑施打後的 28 天後,多施打一劑基礎加強劑。而基礎加強劑的選擇,仍優先考慮 mRNA 疫苗 ( Moderna 、 BNT ) 和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高端 ) ,而不管Moderna 、BNT 和高端疫苗皆建議全劑量施打。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因應疫情趨緩,透析腎友用餐規範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疫情嚴峻期間禁止透析療程中用餐


目前隨著疫苗施打率提昇和防疫措施得當,新冠疫情有漸趨緩。疫情嚴峻時期原本已請腎友到院前,先於家中用餐完畢,勿於透析療程中用餐。

有些腎友曾反應耐不住飢餓,或是因工作關係來不及用餐,但國內其實之前多起群聚事件都是發生於共食的時候,因為用餐時彼此會脫下口罩,若加上有交談飛沫,容易造成疫病傳播,只能請大家配合忍耐,幾個下班趕來透析的腎友也很遵守規範的在院外孤獨的將便當完食。


疫情趨緩用餐解禁規範


目前透析室絕大部分腎友已打完兩劑的新冠疫苗達兩週以上,近期也較無本土新病例,因此計畫於下週才開始開放透析腎友於透析過程中進食,但安全起見,仍需請腎友遵守一些規範,首先有三大原則:


隔床用餐


為了讓腎友用餐時保持適當間隔,同一時間會採取類似梅花座的方式,隔床用餐,鄰床的腎友同時間不用餐。


錯開時段


因此鄰床的腎友若該療程都有用餐需求,則時段會讓主照護護理師協調錯開時段


儘速完餐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風險,且兼顧他人的權益,會請腎友儘量在 30 分鐘內用餐完畢


其他注意事項


餐後復罩


其他需注意的是,未用餐時和餐後,一樣請戴上口罩

避免交談


在用餐期間請保持安靜並避免交談,以免口水噴濺,交互傳染

注意清潔


用餐前後,注意先環境和雙手的清潔消毒,減少病菌的不慎攝入

咳嗽禮節


用餐時,手邊應準備紙巾或衛生紙,若不慎咳嗽或打噴嚏需遵守咳嗽禮節,以紙巾、衛生紙或衣袖遮掩。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這個蛋白尿不尋常 ! ACR、PCR 的應用實例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不尋常的蛋白尿


「葉醫師,可否請你幫我看一下檢查的報告,為什麼一直有蛋白尿 ? 腎臟切片有必要嗎 ? 」

吳伯伯年紀約 60 多歲,會來求診是因為一開始體檢的時候發現了蛋白尿,而且被告知量還不少。檢視一下,吳伯伯過去並無三高 (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 等慢性病。

健保卡雲端的記錄上,尿液常規檢查尿蛋白是 2+ 反應,而 PCR 已有約 2000 mg/g cr。吳伯伯過去僅有過敏性皮膚炎病史,而近期也做過一些自體免疫方面的檢查,呈現的也是陰性反應。

「這有點傷腦筋,尿中有較大量蛋白質排出,代表腎臟的確出了一些問題,較常見的是像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造成腎臟的病變,再來就是諸如感染或自體免疫造成腎臟的傷害。」

「但,若像過去病史、初步抽血驗尿找不到線索的話,的確就需要腎臟切片去看看疾病的 ”犯罪現場”,會留下一些痕跡,藉而找到真正的病因。」

吳伯伯在經過解釋後,還是對於侵入性的腎臟切片診斷有疑慮,加上肌酸酐 0.76 mg/dl,腎絲球過濾率尚未下降,因此討論後決定隔一段時間再檢查一下再作決定。
 



結果之後追蹤的狀況,發現常規尿液檢驗、尿液的 PCR 和 ACR 有極不協調的狀況


尿蛋白的來源


正常情況下,尿液僅有少量的蛋白質出現,每天 < 150 mg。血液中佔最大量的為白蛋白,分子量大,健全的腎臟腎絲球濾膜會阻擋它漏出 ; 若像糖尿病人長期高血糖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濾膜受損,主要由尿液發現漏出的便是白蛋白。
 



而血中另有低分子量蛋白質,會由腎臟直接濾出,但是正常情況下量非常少。如人體產生抗體的片斷 ( 輕鏈 ) 和 肌球蛋白 、 血色素蛋白等 , 只有產生疾病以致於大量產生時,才會在尿液中發現,並佔主要的比例。

其他如腎小管和之下的泌尿道亦有少量的蛋白質,在受損時亦可能會釋出蛋白質出來,但量一般較少。


令人在意的疑點


回到吳伯伯的情況,評估蛋白尿的黃金標準是收集 24 小時的尿液看一整天的流失量,見「滴滴計較,24 小時蛋白尿」,但由於麻煩費時,病人收集又易出錯,故目前較常使用一次檢驗的評估法,見「一次搞定-單次蛋白尿 PCR 和 ACR


常規檢驗尿蛋白少量反應


一般尿液常規檢查即會有尿蛋白的項目,它是一個半定量的檢查,藉由試紙的變色來偵測尿中蛋白質的濃度 ( 主要可偵測白蛋白,像上述的其他低分子量蛋白等是無反應的 ),結果會是陰性、1+、2+、3+、4+ 這樣無明確數字表示。
  

 


另外它亦會受到尿液是否濃縮的影響。尿液若較濃縮,白蛋白的濃度就會提高,同樣量的白蛋白試紙反應就會更強烈。
 



這可由尿液的比重 ( Specific gravity ) 看出當參考,像吳伯伯尿液的比重就高達 1.029,算是相當濃縮的尿液,因此尿蛋白反應 1+ 的結果還要心裏有譜是高估了。表示尿液裏面僅有較微量的白蛋白反應。


尿液 ACR 顯示微量白蛋白尿


而尿液的 ACR ( Microalbumin / creatine ratio ,微白蛋白/肌酸酐 比 ),則是一個定量的蛋白質檢驗。它也僅偵測尿中的白蛋白含量,藉由同時檢測尿中的肌酸酐含量,去推測一整天排出白蛋白含量有多少。
 



正常情形下是每日 < 30 mg,初期的腎損傷會每日漏出 30 ~ 300 mg 的白蛋白,而在這個狀況下像一般上述的尿液常規檢測是檢測不出的,除非是尿液特別濃縮的情況。
 



而吳伯伯的 ACR ( Microalbumin / creatine ratio) 在此檢測結果為 255 mg/g Cr,照理來說試紙應該檢測不到的,但是如上述病人排出的尿液比較濃縮,因此會增強白蛋白的反應,以致於呈現 1+ 的結果。


尿液 PCR 顯示大量蛋白尿


尿液的 PCR (Protein / creatine ratio,全蛋白/肌酸酐 比 ) ,和 ACR 原理相同,亦是一個定量的蛋白質檢驗,不同的是它可以偵測尿中所有存在的蛋白質,正常應該 < 150 mg/g Cr,即一日漏出的總蛋白量 < 150 mg。
 



但在此可看到吳伯伯尿中的 PCR 竟高達 2075 mg/g Cr ! ,合在一起看,表示吳伯伯的尿液中有許多不是白蛋白的蛋白質,這和一般慢性病造成的腎病變截然不同,對照上面描述的尿中蛋白質來源,答案呼之欲出,縮小了範圍。
 



於是進一步安排了檢查,作了血液和尿液的免疫電泳,最後發現了大量抗體的輕鏈,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轉介給血液腫瘤內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治療。

更多關於多發性骨髓瘤,可見照護線上文章「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別放棄 醫提2關鍵籲「接受治療」!


ACR / PCR < 0.4 要注意非一般腎絲球病變


尿液若作精密的電泳分析,可以較仔細區分出裏面蛋白質的成分,進而分辨出來源和腎臟損傷的部位,間接推測相關的腎病變和疾病。但電泳檢查較為昂貴且可近性低,只較適合進一步診斷或研究使用。

2012 在 NDT 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即是針對臨床上有蛋白尿患者,用尿液電泳再對照患者尿液 ACR 和 PCR 的比率 ( u APR ),可以發現腎絲球來源和混合型 ( 腎絲球+腎小管或其他 ) 的蛋白尿,尿液 ACR 和 PCR 的比率較高。
 



而腎小管來源或像上述吳伯伯因低分子量蛋白質過度製造導致的蛋白尿,則 ACR / PCR ( uAPR ) 的比率則較低。

另外,也針對一些有作過腎臟切片的患者,作尿液 ACR/PCR 比率的對照。

分析結果,比率若在 0.4 以下,對於非腎絲球來源腎病變診斷的敏感性可達 88%,特異性可達 99%。

注意的是表格內ACR和 PCR的單位和國內習慣使用的不同,但比值是相除,單位不影響。


三種尿液檢驗配合應用


像吳伯伯 ACR 為 255 mg/g Cr 而 PCR 為 2075 mg/g Cr,尿液的 ACR/PCR 比值 ( uAPR ) 僅為 0.12,所以大量的尿蛋白都幾乎不是白蛋白的成分,是多發性骨髓瘤產生的抗體輕鏈。

三種尿液檢查成本來說,尿液常規最便宜 ( 健保價約 75 元 ) 尿液 PCR居中 ( 健保價約 80 元 ) 尿液 ACR 最貴 ( 健保價約 315 元 )。
 



常規尿液檢驗的特點在於它不僅僅只有檢測尿蛋白,還有尿潛血、尿糖、酮體、白血球等,因此適合像健檢這樣快速篩檢,查覺出問題再縮小範圍。

因為前述可能受到尿液濃縮稀釋等的影響,尿液常規檢驗的尿蛋白可能有較多偽陽性,此時再配合 PCR 或 ACR 作問題的確認。

而 ACR 對於早期的腎損傷較為敏感,因此對於一些如糖尿病在長期即可能造成腎損傷的疾患,即有規範應定期檢測是否有微白蛋白尿的出現。

而臨床上的綜合應用即像吳伯伯這樣的例子,起先可以注意較普遍檢驗的尿液常規的尿蛋白價數是否和 PCR 存在大的落差,進一步同時檢測 PCR 和 ACR ( 可省去一次尿液肌酸酐的費用 ),若 ACR/PCR 比值 < 0.4 ,則較不像是常見的腎絲球病變,或許可即早發現,介入治療。


參考資料


1. Assessment of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and evaluation of isolated non-nephrotic proteinuria in adults. Brad H Rovin, MD et.al Uptodate,last updated: Sep 22, 2021

2. The value of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urinary albumin and total
protein in proteinuric patients. Edward R. Smith.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2) 27: 1534–1541